第七十五章 震惊天下-《国运特许,先斩后奏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如果用日常的用法来解读无为而治和無为而治,意思是相去甚远而不自知。
    而许仙能改无为無,不管他修为如何,理论方面已是有极高的见解。
    而改无为無,也代表着他的政见。
    无为而治,是可用万法而治国、选用合适的办法来治理国政。
    而無为而治的意思则是,尊照世间的规律,顺自然,合人性,不需要君主过多干预来治理天下。
    看上去是要叫君王放权,讨好的是各大世家、官僚,所以能得王家支持。
    但若是更深入理解,这个主张的核心是不争的思想,是教民不争。
    皇帝、君王要的就是民不争,世族、大家,同样需要民不争,做顺民。
    無为而治,讨好的是谁?
    不言而喻!
    这些弯弯绕绕,就是《读书成圣》的本事。
    许仙的马屁已是拍到了长京,拍到了皇帝身上,而许多世家,对他的理论也不会排斥,只会赞同。
    这就是许仙的高明之处,也极为可怕。
    孟行知道,“资本”若是放纵不管,無为而治,是多么恐怖的事情。
    但是,这满船的举人,也都是無为而治的受益者,看他们神色,多半是赞同的。
    孟行能说么?
    他不能说。
    他不仅没说,还抢先一步投靠了朝廷,抢先一步把恒改为常,把道放在德之前,这样一来,無为而治就有了基础……
    许仙的主张与他一脉相承,竟与他“志同道合”。
    满船举人,全都佩服他神机妙算,抢先一步。
    许仙扬名,改无为無,事先做了多少筹谋?花了多少心血?望海楼上,还废了多少口舌?
    孟行呢?
    在望海楼怼天怼地,恣意展示才华,好不爽快!随后轻飘飘改恒为常,啥都没有解释就溜走了。
    而许仙接下来的论调,却全是帮他解释的!
    许仙要扬名,要宣传無为而治,因孟行先行一步,打下论调,他已是绕不开孟行的改恒为常,吃了一个巨大的暗亏!
    许仙宣传一分,孟行便得一分的名,他宣传十分,孟行便得十分的名。
    孟行什么都不做,只要许仙还要宣传無为而治的理念,就等于帮孟行宣传了。
    许仙筹谋已久,不得不为,孟行什么都不做,唾手可得。
    许仙以及背后筹谋的一批人和势力,费尽心机得了这样一个结果,气不气?
    恐怕气的恨不得吃孟行肉、喝孟行血!
    但是再气,也得做事。
    扬名扬的这样轻松惬意,众人都觉得孟行也是独一份了。
    钱谦益笑嘻嘻道:
    “望海楼许仙改无为無,得赵大家等四位天下宗师认可,天下扬名!而孟某改恒为常,赵大家等多位宗师竟也不反对!”
    “孟兄先有四首《望海楼》,登望海楼顶,更是《千金书》上改了一字,这次是震惊天下!”
    ”哈哈哈!”孟行笑道:“得来全不费功夫啊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